近年來,隨著畜禽養殖業迅速發展,畜禽糞便造成的環境壓力日益突出。據專家測算,2003年全國畜禽糞便年排放數量達31.9億噸。好氧堆肥發酵法是處理畜禽糞便的主要方法之一,畜禽糞便通過高溫堆肥生產有機肥料,可以實現畜禽糞便的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杭州市年產畜禽糞便約290萬t,其中雞糞占35%左右。2010年杭州市出臺了鼓勵商品有機肥生產和施用的政策,使有機肥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和提升,有機肥生產和施用已成為杭州農業節能減排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消納了40%的畜禽糞便,有效保護了畜禽養殖區域環境質量,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提高了土壤肥力和農產品品質。解決當前商品有機肥生產過程中,特別是畜禽糞便發酵處理環節的影響和制約因子,可以有效提升有機肥生產技術和質量控制水平,有力推進商品有機肥生產的健康發展。許多研究結果表明,在雞糞堆制過程中添加適當的微生物可以加速發酵進程,縮短發酵時間,降低畜禽糞便處理成本,提高堆肥質量,提高肥效、保護環境。可見,微生物菌劑的選擇是商品有機肥生產的關鍵,它關系到生產中有機物料的發酵過程、商品有機肥的質量等。為此,本研究結合選擇國內比較有代表性的微生物發酵菌劑作為試驗材料,從影響堆肥參數的因素著手,以期篩選到適合當地雞糞堆肥生物發酵處理的微生物菌劑,為提高雞糞堆肥發酵質量提供理論依據。

結果我們一系列實驗數據,內容過多,此處就不一一列舉,直接上結論。

在雞糞堆肥過程中,接種微生物菌劑后,堆肥前期升溫效果顯著,比不接種的空白對照發酵溫度高12~20℃,達到60℃以上的高溫提早12~13d,且持續時間較長,最高溫度都達到了68℃,接種高溫復合菌劑促進雞糞堆肥升溫快,最高達69℃的研究結果一致。由此可見,接種微生物菌劑能顯著提高堆肥初期的發酵溫度、延長堆肥高溫時間、縮短堆肥發酵周期、促進堆肥快速腐熟。在整個堆肥過程中,各堆肥處理的pH值變化均呈拋物線形式,先升后降并逐漸趨于穩定。此外,接種菌劑2的處理pH較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溫階段pH的升高造成的氮損失。接種微生物菌劑后有機質的變化結果與顧文杰等[4]的研究一致,即接種微生物菌劑可加速有機質的分解。馬懷良等[5]研究認為雞糞堆肥C/N都呈現下降趨勢,且接種菌劑處理的C/N在堆肥后期顯著低于對照。本研究結果表明在雞糞堆肥過程中,各處理的C/N也都呈現下降趨勢,且接種菌劑后能明顯加快C/N的下降,提高堆肥的腐熟度。基于接種菌劑對雞糞堆肥過程中溫度、pH值、有機質及C/N等的影響,結合堆肥腐熟度評價指標體系,綜合評判4種供試微生物菌劑的性價比,初步確定菌劑2和菌劑3應用于雞糞堆肥發酵效果較好。將2種菌劑在以雞糞為原料的有機肥廠進行示范應用后,成效明顯,大大提高了雞糞高溫堆肥效率,保證了堆肥的腐熟度和商品有機肥的質量,提升了商品有機肥的生產技術水平。